1696 无药可救的八旗
晚清之亡,实在是亡在了权力涣散上,慈禧名义上是太后老佛爷受到百官的朝拜,她不死任何宵小都不敢闹事。
当年庚子事变之后慈禧向万国宣战,结果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直接来了一个东南自保,也就是直接跟洋人说了,我们不承认朝廷的宣战书,你们爱打北京就去打北京吧,反正不能打我们。
结果洋人还就真答应了,整场战争东南各省八国联军没有侵扰分毫,结果战争全砸在京津冀三地了。
野史上曾有记载,说慈禧逃出北京城一路向西,中间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音讯全无,朝廷谁都不知道慈禧是死是活。
那时候东南自保的这些总督们曾经私下串联,想要退举李鸿章为总统,改革共和。
甚至辜鸿铭还向张之洞献策要求江南独立出来,建国并整军备武准备开始北伐。
有时候历史真相就隐藏在野史当中,也许野史所记载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是后人能够看见当时的野史,这就说明当时写野史的这个文人,他的思想代表了一大部分民众的思想,他的这种思想或者说编造的幻想,是人民愿意见到甚至渴望见到的。
正因为人民心中有这个渴望,所以他们才会努力的去传扬,这才能让野史流传数百年,让后人可以看见。
这就是野史对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旁证贡献,野史你不要要求他绝对正确,野史不可能绝对正确,因为连正史都做不到这一点。
但是野史能流传数百年没有消弭,这就说明这份野史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民意,这是研究那个时代人心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旁证。
仅从一个东南互保事件中,我们就可以看见晚清权力之分散了,以慈禧对晚清帝国的控制之身都无法做到权力集中,那就更别指望同治、光绪等病秧子了。
权力越是分散,掣肘的现象就会越发的严重!帝国的资源无法集中起来,当然就无法办一些逆转国运的大工程。
更可怕的是,满清的政治制度本来就不完美,天生的就有分权的基因,八王议政的幽灵在每一个旗人的心中游荡。
当皇帝的权威倒塌之后,再想树立起来可就难了!说通俗一点,整个八旗集团打心眼里就不希望再出一个康熙、雍正、乾隆。
跟那样的强势帝王干多危险多憋屈啊!想砍你头就砍你头,想罢掉你的官就罢掉,甚至灭你九族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跟这样的主子混,就连贪污都得小心翼翼的,还是跟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好啊,大家一起贪污,就连御膳房都贪皇帝的银子,皇帝知道了也干没辙,这多好啊。
所以说,同治帝的帝党复兴一定会激怒所有的八旗贵胄!
烂到根子里的八旗群体天生的就反对集权,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蟹桶效应’什么是蟹桶效应呢?
就是在海边的捕蟹人,他带一只没有盖子的桶子,抓到一只螃蟹就往里一丢,也不用盖上盖子螃蟹也跑不了。
是因为蟹桶边缘很光滑吗?其实不是的,蟹桶很普通,任何一只螃蟹都能轻松的爬上去,但是别忘了螃蟹这种横行霸道的家伙可不懂什么文明礼让。
半桶螃蟹你争我夺都要往外逃,这个爬上去,那个就拖住了他的脚也往上走,然后第三只也上去了,最后一起都掉到桶子底部。
就这么相互掣肘,相互纠缠,相互捣乱,结果蟹桶不用盖盖子也不用人看着,半桶螃蟹基本上都逃不出去。
这就是蟹桶效应,而晚清的官场其实就是这样,八旗和汉臣们就是一只只的螃蟹,相互盯着对方一个个跟乌眼鸡一样。
就说西山大营这三万新军吧,指挥权给谁?其实给谁都不行……给奕?了奕譞乐意不乐意?给奕誴了礼亲王高兴吗?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所有人都对外人抱有极大的戒心。
因为八旗军事集团中就有这种基因,他们很清楚谁手上有兵谁就是大爷,就是祖宗,有权利了他一定会欺负别人压榨别人。
你防着我,我害怕你,全体朝臣如麻杆打狼多头害怕,结果最后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坐拥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清国,最后的军事力量却要靠汉人的北洋来撑场面。
同治之后八旗再无强军,归根结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有的八旗贵胄们打心眼里都希望有一支强军,但是还都不希望别人有这支强军,都希望是自己拥有这支强军。
越是这样想,人们之间的猜忌也就越大,猜忌越大就会更加掣肘,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想好,但是谁都好不了。
可见,晚清灭亡其根源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争权夺利的八王议政思想死灰复燃,才是清帝国走向绝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想通了这一点,也就能想通历史上甲午战争北洋的失败了,在甲午之前北洋所有增添战舰、快炮、弹药的申请全都被驳回了,甚至北洋水师烧的都是最垃圾的碎煤块,而日本海军则烧的全是高热能的白煤、无烟煤。
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一句满清政府**无能可以解释的,其中根本的原因还是朝廷内部这种掣肘的平衡所造成的。
你李鸿章都花了好几千万两银子了,还不知足吗?还要添船加炮?你想造反吗?少给你买一条战舰,朝廷其他部门就能多分好几百万两银子。
晚清就是这么一个纠结的社会,一方面他们迫切的希望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因为他们被洋人打怕了,也得有点自保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他们天然就不相信这些手持重兵的督抚将军,别说你汉人了,就连满人自己当这个将军,朝廷都忌惮不已。
其实按照光绪初年的清国国力,满清只要放下内部芥蒂,共同使劲!打造十万人左右的纯西式强军那跟玩一样。
十万纯西式强军能花多少钱?对于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清帝国来说,这点钱简直就是毛毛雨,都不用江南的粮饷,从山西、山东、直隶三省随便筹集点钱粮就足够了。
看看后世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把,一个省里的军阀就能拉出几十万的西式军队。当年响当当的山西王阎锡山,就靠山西一省起家,最高峰时雄兵四十万,最低谷时也有十万大军在手。
连阎锡山这样背靠一省都能拉出如此实力的军队出来,更何况坐拥全国的满清了,这就足以证明,满清不是没有改革的实力,而是他们压根就不想改。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3114/11453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
当年庚子事变之后慈禧向万国宣战,结果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直接来了一个东南自保,也就是直接跟洋人说了,我们不承认朝廷的宣战书,你们爱打北京就去打北京吧,反正不能打我们。
结果洋人还就真答应了,整场战争东南各省八国联军没有侵扰分毫,结果战争全砸在京津冀三地了。
野史上曾有记载,说慈禧逃出北京城一路向西,中间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音讯全无,朝廷谁都不知道慈禧是死是活。
那时候东南自保的这些总督们曾经私下串联,想要退举李鸿章为总统,改革共和。
甚至辜鸿铭还向张之洞献策要求江南独立出来,建国并整军备武准备开始北伐。
有时候历史真相就隐藏在野史当中,也许野史所记载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是后人能够看见当时的野史,这就说明当时写野史的这个文人,他的思想代表了一大部分民众的思想,他的这种思想或者说编造的幻想,是人民愿意见到甚至渴望见到的。
正因为人民心中有这个渴望,所以他们才会努力的去传扬,这才能让野史流传数百年,让后人可以看见。
这就是野史对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旁证贡献,野史你不要要求他绝对正确,野史不可能绝对正确,因为连正史都做不到这一点。
但是野史能流传数百年没有消弭,这就说明这份野史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民意,这是研究那个时代人心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旁证。
仅从一个东南互保事件中,我们就可以看见晚清权力之分散了,以慈禧对晚清帝国的控制之身都无法做到权力集中,那就更别指望同治、光绪等病秧子了。
权力越是分散,掣肘的现象就会越发的严重!帝国的资源无法集中起来,当然就无法办一些逆转国运的大工程。
更可怕的是,满清的政治制度本来就不完美,天生的就有分权的基因,八王议政的幽灵在每一个旗人的心中游荡。
当皇帝的权威倒塌之后,再想树立起来可就难了!说通俗一点,整个八旗集团打心眼里就不希望再出一个康熙、雍正、乾隆。
跟那样的强势帝王干多危险多憋屈啊!想砍你头就砍你头,想罢掉你的官就罢掉,甚至灭你九族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跟这样的主子混,就连贪污都得小心翼翼的,还是跟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好啊,大家一起贪污,就连御膳房都贪皇帝的银子,皇帝知道了也干没辙,这多好啊。
所以说,同治帝的帝党复兴一定会激怒所有的八旗贵胄!
烂到根子里的八旗群体天生的就反对集权,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蟹桶效应’什么是蟹桶效应呢?
就是在海边的捕蟹人,他带一只没有盖子的桶子,抓到一只螃蟹就往里一丢,也不用盖上盖子螃蟹也跑不了。
是因为蟹桶边缘很光滑吗?其实不是的,蟹桶很普通,任何一只螃蟹都能轻松的爬上去,但是别忘了螃蟹这种横行霸道的家伙可不懂什么文明礼让。
半桶螃蟹你争我夺都要往外逃,这个爬上去,那个就拖住了他的脚也往上走,然后第三只也上去了,最后一起都掉到桶子底部。
就这么相互掣肘,相互纠缠,相互捣乱,结果蟹桶不用盖盖子也不用人看着,半桶螃蟹基本上都逃不出去。
这就是蟹桶效应,而晚清的官场其实就是这样,八旗和汉臣们就是一只只的螃蟹,相互盯着对方一个个跟乌眼鸡一样。
就说西山大营这三万新军吧,指挥权给谁?其实给谁都不行……给奕?了奕譞乐意不乐意?给奕誴了礼亲王高兴吗?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所有人都对外人抱有极大的戒心。
因为八旗军事集团中就有这种基因,他们很清楚谁手上有兵谁就是大爷,就是祖宗,有权利了他一定会欺负别人压榨别人。
你防着我,我害怕你,全体朝臣如麻杆打狼多头害怕,结果最后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坐拥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清国,最后的军事力量却要靠汉人的北洋来撑场面。
同治之后八旗再无强军,归根结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有的八旗贵胄们打心眼里都希望有一支强军,但是还都不希望别人有这支强军,都希望是自己拥有这支强军。
越是这样想,人们之间的猜忌也就越大,猜忌越大就会更加掣肘,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想好,但是谁都好不了。
可见,晚清灭亡其根源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争权夺利的八王议政思想死灰复燃,才是清帝国走向绝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想通了这一点,也就能想通历史上甲午战争北洋的失败了,在甲午之前北洋所有增添战舰、快炮、弹药的申请全都被驳回了,甚至北洋水师烧的都是最垃圾的碎煤块,而日本海军则烧的全是高热能的白煤、无烟煤。
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一句满清政府**无能可以解释的,其中根本的原因还是朝廷内部这种掣肘的平衡所造成的。
你李鸿章都花了好几千万两银子了,还不知足吗?还要添船加炮?你想造反吗?少给你买一条战舰,朝廷其他部门就能多分好几百万两银子。
晚清就是这么一个纠结的社会,一方面他们迫切的希望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因为他们被洋人打怕了,也得有点自保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他们天然就不相信这些手持重兵的督抚将军,别说你汉人了,就连满人自己当这个将军,朝廷都忌惮不已。
其实按照光绪初年的清国国力,满清只要放下内部芥蒂,共同使劲!打造十万人左右的纯西式强军那跟玩一样。
十万纯西式强军能花多少钱?对于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清帝国来说,这点钱简直就是毛毛雨,都不用江南的粮饷,从山西、山东、直隶三省随便筹集点钱粮就足够了。
看看后世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把,一个省里的军阀就能拉出几十万的西式军队。当年响当当的山西王阎锡山,就靠山西一省起家,最高峰时雄兵四十万,最低谷时也有十万大军在手。
连阎锡山这样背靠一省都能拉出如此实力的军队出来,更何况坐拥全国的满清了,这就足以证明,满清不是没有改革的实力,而是他们压根就不想改。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3114/11453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