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货币怎样好推广(第一更)
阿倍仲麻吕琢磨一下:“你是说烧石灰?”
“正是,用来杀菌。”高树纯一郎比划一下。
“回去试试,烧石灰我国有,为何叫生石灰?”阿倍仲麻吕对称呼上的问题不是很习惯。
“因为还可以变成熟石灰,在某些方面用途重合,在某些方面又各有不同。”高树纯一郎在报纸上学了不少知识。
“不知能否学到制作兑换券的方法,回去用来印钱。”阿倍仲麻吕知道兑换券是什么。
名义上叫兑换券,实际上就是货币。
他最愁其实是百姓们不愿意使用铜钱,国内的分封出去的小国多。
有的地方不产铜,平城京铸造铜钱,别处的百姓决定铜钱没用。
说东西值多少钱,比不上自己看。
用十个鸡蛋,能换多少米或布,自己心里有数。
十个鸡蛋换了几个铜钱,用铜钱买不到那些米和布怎么办?
换到手的东西是自己需要的,自己不需要铜,铜不能吃、不能穿。
然后想到了个办法,允许有官的人用钱来升官。
官员自己攒钱,必须是铜钱,捐一笔,按照多少给不同的官。
没有官的人,捐五千个铜钱就给个官。
官员发俸禄,也用铜钱支付,让拿铜钱买东西。
不过只能在平城京和京畿道流通,外面的人还是不要。
阿倍仲麻吕等人想不通,因为什么?大唐的百姓就喜欢用铜钱,还有制造恶钱的。
换到自己的国家,差哪?
带着一肚子疑惑,众人继续逛东市。
感受着大唐的繁荣,羡慕大唐京兆府百姓的生活。
市场上的东西太多了,可谓琳琅满目。
百姓们掏着钱,找着钱,甚至是盲人买东西也用兑换券。
兑换券上有盲点,按照制造水印的方法加入,不同面值的钱的盲点不同。
再根据兑换券的手感和大小,只要是新一点的,盲人可以分辨。
而具体购买上,不用盲人分辨,旁边有热心的百姓帮忙。
卖货的人遇到盲人,不但不敢给差的,还要挑好的给,再多给一点,就怕有人报官。
“这位大哥,摊主人好,多给你两钱的肉。”倭国使臣看着一个人帮忙盲人看着买东西。
多给两钱的钱也是重量,十钱一两的钱,不是铜钱的面值两钱。
“诶,嘿嘿!”盲人把找回来的钱小心揣好,拎起肉,用棍子点着地离开。
立即有好心人跟上,扶着这个三十来岁的人往家走。
倭国使臣感慨大唐京兆府的民风,下道真备看到卖油炸馓子的,从袖子里掏出来两个铜钱。
他走过去递铜钱:“给我来一卷。”
摊主看看他拿的钱,仔细辨别:“不卖,不认识。”
“我日本的钱,与大唐开元通宝一样。”下道真备示意对方看。
摊主摇头:“那也不要,感觉上没有开元通宝重。”
“我加一钱,三钱抵两钱。我是日本使臣。”下道真备郁闷了,又补一个铜钱。
“日本使臣也不能买东西少给钱,除非你是李东主,我白送。”摊主说着接到手上掂量几下。
点头:“卖你了,怎么说你都是日本使臣。”
说完他收起钱,示意旁边的妇人给下道真备用毛边纸包一卷馓子。
妇人仔细选一选,找一个看上去比较大的,实际上面的重量都吃称好的馓子递给下道真备。
下道真备心情好了,这个看着大。
他掰下来一根,放早嘴里咬,酥脆。
旁边的藤原马养紧跟着捏下来一根:“真羡慕他们的钱到哪都能花。”
“李易足智多谋,或许知道什么原因,能解我国内之忧。”高树纯一郎想到了个办法。
据说宰相遇到困难会去李家庄子求教,李家庄子出的学子,在县和村子里干得不错。
说明当师傅的有本事,问一问自己的日本怎么铜钱流通不出去,李易能给出主意?
……
毕构已经在帮高树纯一郎问了,倭国使臣入唐,除了进贡的东西,还有大量的倭国产品。
包括白银,白银在制造和同开珎的用过,后来由于白银少,就取消了。
大唐的白银比黄金还少,没发现什么大的矿。
白银在大唐属于奢侈品,用来制造铜镜和首饰。
添加了一点白银的铜镜,跟玻璃镜子差不多,就是总擦容易把银子给擦没了。
“要不要收他们的税?”毕构小心地站在一个工坊门口,看李易操作。
李易在制作石蕊试纸,现在是关键步骤,不准别人打扰。
毕构说完,李易扭头瞪他一眼,毕构赶紧闭嘴。
“我这里有硫酸和烧碱,出了问题就完了。等我一下。”
李易继续操作,加硫酸的是红色试纸,用来测碱;第二种加了烧碱,用来测酸。
百姓总是凭借经验看土壤的酸碱度会出错,李易抽时间收集到了石蕊,经过两天的加工,今天出成品。
等干了就可以用了,不过需要一个对照,他得自己调色。
半个时辰,学习的工匠们看明白了。
李易松口气,走出来,让工匠们大量制作,石蕊不够了就再收。
石蕊现在是药,比较好找,不值钱,小孩子带个小铲子就能采许多。
“有了试纸,百姓们在种田的时候的选择便多了,能很轻易地知道自己的地什么情况,需要添加什么东西中和,或者是种植哪种作物。”
李易手上有个小竹片,上面放了两条石蕊试纸。
“化学是吧?”毕构根本不懂原理,只知道这学问非同小可。
“对,而且我不说出去,几百年都不会有人造出来。”
李易丝毫不谦虚,石蕊试纸他就没打算教给外人。
他会出售试纸和对照表,让朝廷买。
“要送给百姓用?”毕构一听跟种地有关系,就认为李易送。
“朝廷出钱,一包一百个装,加上两个对照表,万一有一个丢了或坏了,有备份。
官府拿了,发给百姓,百姓去看自己家的田地,再拿着回来找衙门的表来比对。
一包二十钱,若以后不需要对照表,十九钱,你看好不好。”
李易都打算好了,卖钱,种田是朝廷应该管的。
“不好,你这东西成本多少?”毕构拒绝,他认为买了会吃亏。
“老毕你别总琢磨材料成本,你不考虑技术成本?我省吃俭用,经过了几十万次的尝试,发明……”
“老夫不信,你应该是直接就做出来了,最多失败一两次。”毕构还是拒绝。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5104/72966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
“正是,用来杀菌。”高树纯一郎比划一下。
“回去试试,烧石灰我国有,为何叫生石灰?”阿倍仲麻吕对称呼上的问题不是很习惯。
“因为还可以变成熟石灰,在某些方面用途重合,在某些方面又各有不同。”高树纯一郎在报纸上学了不少知识。
“不知能否学到制作兑换券的方法,回去用来印钱。”阿倍仲麻吕知道兑换券是什么。
名义上叫兑换券,实际上就是货币。
他最愁其实是百姓们不愿意使用铜钱,国内的分封出去的小国多。
有的地方不产铜,平城京铸造铜钱,别处的百姓决定铜钱没用。
说东西值多少钱,比不上自己看。
用十个鸡蛋,能换多少米或布,自己心里有数。
十个鸡蛋换了几个铜钱,用铜钱买不到那些米和布怎么办?
换到手的东西是自己需要的,自己不需要铜,铜不能吃、不能穿。
然后想到了个办法,允许有官的人用钱来升官。
官员自己攒钱,必须是铜钱,捐一笔,按照多少给不同的官。
没有官的人,捐五千个铜钱就给个官。
官员发俸禄,也用铜钱支付,让拿铜钱买东西。
不过只能在平城京和京畿道流通,外面的人还是不要。
阿倍仲麻吕等人想不通,因为什么?大唐的百姓就喜欢用铜钱,还有制造恶钱的。
换到自己的国家,差哪?
带着一肚子疑惑,众人继续逛东市。
感受着大唐的繁荣,羡慕大唐京兆府百姓的生活。
市场上的东西太多了,可谓琳琅满目。
百姓们掏着钱,找着钱,甚至是盲人买东西也用兑换券。
兑换券上有盲点,按照制造水印的方法加入,不同面值的钱的盲点不同。
再根据兑换券的手感和大小,只要是新一点的,盲人可以分辨。
而具体购买上,不用盲人分辨,旁边有热心的百姓帮忙。
卖货的人遇到盲人,不但不敢给差的,还要挑好的给,再多给一点,就怕有人报官。
“这位大哥,摊主人好,多给你两钱的肉。”倭国使臣看着一个人帮忙盲人看着买东西。
多给两钱的钱也是重量,十钱一两的钱,不是铜钱的面值两钱。
“诶,嘿嘿!”盲人把找回来的钱小心揣好,拎起肉,用棍子点着地离开。
立即有好心人跟上,扶着这个三十来岁的人往家走。
倭国使臣感慨大唐京兆府的民风,下道真备看到卖油炸馓子的,从袖子里掏出来两个铜钱。
他走过去递铜钱:“给我来一卷。”
摊主看看他拿的钱,仔细辨别:“不卖,不认识。”
“我日本的钱,与大唐开元通宝一样。”下道真备示意对方看。
摊主摇头:“那也不要,感觉上没有开元通宝重。”
“我加一钱,三钱抵两钱。我是日本使臣。”下道真备郁闷了,又补一个铜钱。
“日本使臣也不能买东西少给钱,除非你是李东主,我白送。”摊主说着接到手上掂量几下。
点头:“卖你了,怎么说你都是日本使臣。”
说完他收起钱,示意旁边的妇人给下道真备用毛边纸包一卷馓子。
妇人仔细选一选,找一个看上去比较大的,实际上面的重量都吃称好的馓子递给下道真备。
下道真备心情好了,这个看着大。
他掰下来一根,放早嘴里咬,酥脆。
旁边的藤原马养紧跟着捏下来一根:“真羡慕他们的钱到哪都能花。”
“李易足智多谋,或许知道什么原因,能解我国内之忧。”高树纯一郎想到了个办法。
据说宰相遇到困难会去李家庄子求教,李家庄子出的学子,在县和村子里干得不错。
说明当师傅的有本事,问一问自己的日本怎么铜钱流通不出去,李易能给出主意?
……
毕构已经在帮高树纯一郎问了,倭国使臣入唐,除了进贡的东西,还有大量的倭国产品。
包括白银,白银在制造和同开珎的用过,后来由于白银少,就取消了。
大唐的白银比黄金还少,没发现什么大的矿。
白银在大唐属于奢侈品,用来制造铜镜和首饰。
添加了一点白银的铜镜,跟玻璃镜子差不多,就是总擦容易把银子给擦没了。
“要不要收他们的税?”毕构小心地站在一个工坊门口,看李易操作。
李易在制作石蕊试纸,现在是关键步骤,不准别人打扰。
毕构说完,李易扭头瞪他一眼,毕构赶紧闭嘴。
“我这里有硫酸和烧碱,出了问题就完了。等我一下。”
李易继续操作,加硫酸的是红色试纸,用来测碱;第二种加了烧碱,用来测酸。
百姓总是凭借经验看土壤的酸碱度会出错,李易抽时间收集到了石蕊,经过两天的加工,今天出成品。
等干了就可以用了,不过需要一个对照,他得自己调色。
半个时辰,学习的工匠们看明白了。
李易松口气,走出来,让工匠们大量制作,石蕊不够了就再收。
石蕊现在是药,比较好找,不值钱,小孩子带个小铲子就能采许多。
“有了试纸,百姓们在种田的时候的选择便多了,能很轻易地知道自己的地什么情况,需要添加什么东西中和,或者是种植哪种作物。”
李易手上有个小竹片,上面放了两条石蕊试纸。
“化学是吧?”毕构根本不懂原理,只知道这学问非同小可。
“对,而且我不说出去,几百年都不会有人造出来。”
李易丝毫不谦虚,石蕊试纸他就没打算教给外人。
他会出售试纸和对照表,让朝廷买。
“要送给百姓用?”毕构一听跟种地有关系,就认为李易送。
“朝廷出钱,一包一百个装,加上两个对照表,万一有一个丢了或坏了,有备份。
官府拿了,发给百姓,百姓去看自己家的田地,再拿着回来找衙门的表来比对。
一包二十钱,若以后不需要对照表,十九钱,你看好不好。”
李易都打算好了,卖钱,种田是朝廷应该管的。
“不好,你这东西成本多少?”毕构拒绝,他认为买了会吃亏。
“老毕你别总琢磨材料成本,你不考虑技术成本?我省吃俭用,经过了几十万次的尝试,发明……”
“老夫不信,你应该是直接就做出来了,最多失败一两次。”毕构还是拒绝。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5104/72966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