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八十六章 市场经济不封关(第二更)
李易说完,站在屏幕旁边等,摆弄着手上的教学棒。
他只负责出主意,他今年的重心不在东北。
有了突发事件,或许可以利用一番。
当地鸭绿江和浿水的地方,说是大唐的,大唐没有兵和行政人员管。
无人管不代表没有人生活,有人在那里种地什么的不用缴税。
想来挺乱,有人抢劫,找不到官府。
这回派人过去,跟其他的地方连成一条线。
浿水即大同江,夏天能够行船,海船直接进去。
船运输物资方便,不用走陆路。
鸭绿江那里一样走船,当地百姓在买卖中吃香。
毕构抿口茶:“用钱硬砸?百姓都跑过来了,每年搭进去多少钱?”
“要问赚多少钱,他们自己劳动出产东西。
浿水两岸适合耕种,不缺鱼吃,他们捕捞工具不好,船只少,造一艘船很费劲。
只要他们勤劳,不但他们自己赚钱多,咱们从中亦能拿到大量收益。”
李易的教学棒在屏幕上点点,出现了各种鱼类的图。
他知道当地的资源有多么丰富,旅游的时候去过。
但不在那边做买卖,当地政府说给你没收就给你没收,
乘打松子的热气球不小心飘过去,都得拿很多的大米去换,不然不放人。
那还是鸭绿江呢,继续往那边,山多林密,种的地产量不高,总挨饿。
想想看,那时都饿呢,何况在大唐。
大唐百姓偏远的地方,吃个饱饭都难。
派人过去带他们种地、养殖、捕捞、手工业制造。
他们心中有国吗?原来都是高句丽的,西边海岸则是百济。
战争结束刚四十年,许多人还没忘了曾经的事情。
包括生活习惯,大家还有着各自的延续,并不曾融和。
谁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谁就是他们的皇帝。
姚崇打个哈欠,看一眼旁边不时抬下头要睡觉的卢怀慎。
问:“新罗发现情况不妙,派军队拦截百姓过去,如何施为?”
“就是人为干扰自由贸易,破坏市场经济行为?”李易给出个定义。
“然!”姚崇颔首,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咱们又不好开战,友好邻邦,我对此表示遗憾,只能与渤海贸易。
咱们的火枪数量多,机动能力最重要,盔甲用不上。
渤海当地的野兽多,他们狩猎危险,卖给他们,包括咱们的制式箭支。”
李易悲天悯人地说道,即便新罗那般做,自己都不攻打。
“易弟果然有气度,渤海需要捕鱼,中等的船卖他们一批,用奴隶什么的换。”
李隆基跟着关心友邦,捕鱼而已,中等的船只够用,一船能装不少带武器和盔甲捕鱼的人。
快要睡着的卢怀慎搓搓脸:“如此,想是新罗不会破坏自由贸易,他们同样需要打猎和捕鱼。”
“我查房去了,你们安排谁过去,我庄子可以出几个人。”
李易有事情做,他得去病房看看。
具体的人手安排,他不负责,反正谁过去感觉很苦,不如在大唐舒服。
相应的待遇会提高,发奖金、发福利。
等回来之后再给升爵、勋。
李隆基一众人也回各自的地方,晚上不商议具体人选,不急这几个时辰。
……
“吃玉米,大家选,看谁选到的好。”
正月初十,李易提前告诉毕构他们早饭少吃,有煮玉米。
人手安排完,并且已经出发,羽林飞骑、十六卫、募兵、河南府府兵、西南兵各派五百人。
官员一百,庄户十人。
一道调令送出去,铁勒九姓那里出一千人。
加上大量的物资,用火车运到海州,从海州上船,到浿水的时候看情况。
水深够,冰封不厚,撞上去。
冰封厚,或水流小,在岸边改走陆路。
此次行动属于战略性的,大家希望队伍早早抵达。
不一定非要在北岸,南岸新罗难道还派兵驻守?
冬季的那里百姓难熬,过去先送食物,不结冰就撒网捕鱼,结冰穿竿子在下面兜网捕鱼。
盐不能少,百姓赶路的范围有所限制,海边的海水可以煮盐,百姓不可能走百十多里去煮个盐带回来。
今天吃玉米庆祝一下,新鲜的青玉米,长安李家庄子玻璃大棚出产。
玉米带着外面的苞叶,没有经验的看不出来里面的玉米长什么样。
“小易,老夫先挑,我要这个,不,那个,旁边的吧,还是要这个。”
毕构指来指去的,最后选择第一个看上的。
李易用筷子夹出来,放到旁边的盆里。
把手在凉水中沾沾,快速地把玉米的苞叶剥下来,一掰,苞叶从根部那里彻底掉落。
他拿起苞叶甩甩,很快苞叶就凉了。
两只手各抓几片苞叶,在玉米的两头握住,一掰,咔嚓声中,玉米从中间断开。
赶紧送**叶,热传过来。
他拿起根筷子,又用苞叶抓住玉米,筷子在断口的位置插进去。
连续两个都插完,递给毕构:“吃吧!”
“刚柔,没有其他工具?”张九龄看着那叫一个麻烦啊。
“有啊!但这样吃才有灵魂,一会儿我吃的时候,还会往下搓玉米粒,看一次能搓多少个连在一起的。”
李易小时候就这么吃,他吃的是童年、是回忆。
“吃这一穗,不知耽搁多少百姓种在田里的种子。”宋璟选了一穗后在那矫情。
李易照常操作,根本不接话,有本事你别吃呀!
你知道我动用了多少大棚?过些日子成熟了,正好四月份再种。
如此一年加上大棚,能种两次,还都是选好的。
等大臣们全选完,李易随意般地夹起一穗玉米,给李隆基。
苞叶一剥开,露出里面整齐大小看着很均匀的玉米粒。
“原来能看出来?”李隆基明白:“今年可种多少亩?”
“六七十万亩放在外面,产量还行,主要是品种本来就不错,那边人培育的。
肥料用得好,选育、育种,我都下了功夫的。
咱们专门育种地,还能种二十来万亩,等到明年四月,就是几千万亩种植。
接下来春玉米和秋玉米分时,不占用其他产粮地,属于一个补充。”
李易说北方的情况,南方更方便了。
方便到想吃青玉米就吃青玉米,想吃熟的就吃熟的,还能大量制作青贮。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5104/290439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
他只负责出主意,他今年的重心不在东北。
有了突发事件,或许可以利用一番。
当地鸭绿江和浿水的地方,说是大唐的,大唐没有兵和行政人员管。
无人管不代表没有人生活,有人在那里种地什么的不用缴税。
想来挺乱,有人抢劫,找不到官府。
这回派人过去,跟其他的地方连成一条线。
浿水即大同江,夏天能够行船,海船直接进去。
船运输物资方便,不用走陆路。
鸭绿江那里一样走船,当地百姓在买卖中吃香。
毕构抿口茶:“用钱硬砸?百姓都跑过来了,每年搭进去多少钱?”
“要问赚多少钱,他们自己劳动出产东西。
浿水两岸适合耕种,不缺鱼吃,他们捕捞工具不好,船只少,造一艘船很费劲。
只要他们勤劳,不但他们自己赚钱多,咱们从中亦能拿到大量收益。”
李易的教学棒在屏幕上点点,出现了各种鱼类的图。
他知道当地的资源有多么丰富,旅游的时候去过。
但不在那边做买卖,当地政府说给你没收就给你没收,
乘打松子的热气球不小心飘过去,都得拿很多的大米去换,不然不放人。
那还是鸭绿江呢,继续往那边,山多林密,种的地产量不高,总挨饿。
想想看,那时都饿呢,何况在大唐。
大唐百姓偏远的地方,吃个饱饭都难。
派人过去带他们种地、养殖、捕捞、手工业制造。
他们心中有国吗?原来都是高句丽的,西边海岸则是百济。
战争结束刚四十年,许多人还没忘了曾经的事情。
包括生活习惯,大家还有着各自的延续,并不曾融和。
谁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谁就是他们的皇帝。
姚崇打个哈欠,看一眼旁边不时抬下头要睡觉的卢怀慎。
问:“新罗发现情况不妙,派军队拦截百姓过去,如何施为?”
“就是人为干扰自由贸易,破坏市场经济行为?”李易给出个定义。
“然!”姚崇颔首,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咱们又不好开战,友好邻邦,我对此表示遗憾,只能与渤海贸易。
咱们的火枪数量多,机动能力最重要,盔甲用不上。
渤海当地的野兽多,他们狩猎危险,卖给他们,包括咱们的制式箭支。”
李易悲天悯人地说道,即便新罗那般做,自己都不攻打。
“易弟果然有气度,渤海需要捕鱼,中等的船卖他们一批,用奴隶什么的换。”
李隆基跟着关心友邦,捕鱼而已,中等的船只够用,一船能装不少带武器和盔甲捕鱼的人。
快要睡着的卢怀慎搓搓脸:“如此,想是新罗不会破坏自由贸易,他们同样需要打猎和捕鱼。”
“我查房去了,你们安排谁过去,我庄子可以出几个人。”
李易有事情做,他得去病房看看。
具体的人手安排,他不负责,反正谁过去感觉很苦,不如在大唐舒服。
相应的待遇会提高,发奖金、发福利。
等回来之后再给升爵、勋。
李隆基一众人也回各自的地方,晚上不商议具体人选,不急这几个时辰。
……
“吃玉米,大家选,看谁选到的好。”
正月初十,李易提前告诉毕构他们早饭少吃,有煮玉米。
人手安排完,并且已经出发,羽林飞骑、十六卫、募兵、河南府府兵、西南兵各派五百人。
官员一百,庄户十人。
一道调令送出去,铁勒九姓那里出一千人。
加上大量的物资,用火车运到海州,从海州上船,到浿水的时候看情况。
水深够,冰封不厚,撞上去。
冰封厚,或水流小,在岸边改走陆路。
此次行动属于战略性的,大家希望队伍早早抵达。
不一定非要在北岸,南岸新罗难道还派兵驻守?
冬季的那里百姓难熬,过去先送食物,不结冰就撒网捕鱼,结冰穿竿子在下面兜网捕鱼。
盐不能少,百姓赶路的范围有所限制,海边的海水可以煮盐,百姓不可能走百十多里去煮个盐带回来。
今天吃玉米庆祝一下,新鲜的青玉米,长安李家庄子玻璃大棚出产。
玉米带着外面的苞叶,没有经验的看不出来里面的玉米长什么样。
“小易,老夫先挑,我要这个,不,那个,旁边的吧,还是要这个。”
毕构指来指去的,最后选择第一个看上的。
李易用筷子夹出来,放到旁边的盆里。
把手在凉水中沾沾,快速地把玉米的苞叶剥下来,一掰,苞叶从根部那里彻底掉落。
他拿起苞叶甩甩,很快苞叶就凉了。
两只手各抓几片苞叶,在玉米的两头握住,一掰,咔嚓声中,玉米从中间断开。
赶紧送**叶,热传过来。
他拿起根筷子,又用苞叶抓住玉米,筷子在断口的位置插进去。
连续两个都插完,递给毕构:“吃吧!”
“刚柔,没有其他工具?”张九龄看着那叫一个麻烦啊。
“有啊!但这样吃才有灵魂,一会儿我吃的时候,还会往下搓玉米粒,看一次能搓多少个连在一起的。”
李易小时候就这么吃,他吃的是童年、是回忆。
“吃这一穗,不知耽搁多少百姓种在田里的种子。”宋璟选了一穗后在那矫情。
李易照常操作,根本不接话,有本事你别吃呀!
你知道我动用了多少大棚?过些日子成熟了,正好四月份再种。
如此一年加上大棚,能种两次,还都是选好的。
等大臣们全选完,李易随意般地夹起一穗玉米,给李隆基。
苞叶一剥开,露出里面整齐大小看着很均匀的玉米粒。
“原来能看出来?”李隆基明白:“今年可种多少亩?”
“六七十万亩放在外面,产量还行,主要是品种本来就不错,那边人培育的。
肥料用得好,选育、育种,我都下了功夫的。
咱们专门育种地,还能种二十来万亩,等到明年四月,就是几千万亩种植。
接下来春玉米和秋玉米分时,不占用其他产粮地,属于一个补充。”
李易说北方的情况,南方更方便了。
方便到想吃青玉米就吃青玉米,想吃熟的就吃熟的,还能大量制作青贮。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5104/290439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