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
扬州的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老李那边略作调查,就把行情摸了个七七八八。原来楚州扬州诸地豪商因为手上钱太多,又没办法大肆收购土地,贞观二十四年把铜银埋地里又是瞬间贬值,至少在长江中下游是瞬间贬值,于是逮着个投资渠道就往死里搞。
新辟林场有一个好,林木资源是长期有需求且是大量需求,而新辟林场几乎全部都要外购粮食,除了总人数少于五十人的微型林场,才能靠自留地和散养一些家畜家禽就能自给自足。
像包家林场这种情况,一年基本口粮消耗五六万石总归是要的。因为林场不同于别的单位,是属于收入较高,福利较好的。
假如林场员工家属还有副业,比如蒙兀部自来的放牧生活习惯,在林场附近肯定还要开辟小型牧场,最不济,一个中大型养殖场肯定要的。而这种情况,粗粮杂粮的消耗只会比主粮高得多。
而整个地区,除了辽东部分土地可以稳定产出麦豆,绝大多数地方的维持粮食产出都比较困难。朝廷又有心长期经营,显而易见就需要在初期进行粮食输入。
其中有一个在西北地区运行有效的政策,那就是“粮食换产本”,只是在东北,这些产本可能就从盐业产本变成木业产本。
淮扬的豪商往往就是盐商,他们敏感的商业嗅觉,立刻就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从已经诞生的林场身上赚一笔,还要通过“商屯”从朝廷身上赚一个木业许可证。
这种情况,明知道他们在大捞特捞,朝廷还是会默许的。
相较带来的败坏影响,正面意义还是要高得多。
只是指望商人有什么良心,那总归是想太多。如果逮着一只羊死命薅不会被抓,那很显然商人们都会往死里薅羊毛。
“还真是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啊,不怕薅秃了么。”
老张也是无力吐槽,商人的节操当真是半点没有。虽说其中大部分都是权贵的“白手套”,可这些商人终究也是要有自己落袋的好处,否则哪来的动力。
辽东和朝鲜道是长期缺粮的,对倭战争和朝鲜道内部的治安战,对粮食的消耗极大,每年从河北道调拨的粮食,几乎榨干了河北道的农事潜力。再多出更多的人力畜力去开发新的田亩,基本是没什么资源。
要不是一口吃掉了范阳卢氏,朝廷想要这么松快地吃下朝鲜道然后经略环渤海,还真是够呛。
这几年虽说也有朝鲜道的粮食外出,但主要是对倭前线的供给,统筹这项工作的是朝鲜道行军总管府。维持朝鲜道治安战的粮食,除了很小一部分是来自平壤大开发之外,就是通过大量的船队,靠国力底蕴来硬上。
要是没有前面十几年的大建,李董这样的玩法,早把财政玩的崩溃十几遍。
真正把海运粮食压力下降的原因,也是因为薛大鼎的“环渤海高速公路”,没有这条钦定的超级国道,北方必定出现十分恐怖的粮食危机,而且必定会引发大动乱。
缴纳夏粮之后,淮扬豪商多出来的运力,自然是要有去处的,加上本身资金雄厚,急于寻找投资渠道,东北地区的粮食缺口,被盯上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即便他们不盯上,朝鲜道行军总管府也会有人提醒老家的乡党,内外勾结玩上一票。
“辽东粮价要是拉的太高,只怕会榨干诸林场的利润,真要是让林场赔本赚吆喝,定是要出事的。”
“朝廷难道不知道吗?”
“朝廷自然是知道的,所以‘粮食换产本’在东北亦是取了敦煌宫成例,只是商贾行事,贪得无厌是在所难免。况且,淮扬商贾背后,多是洛阳新贵。如今洛阳居行大不易,也都是缺钱少用度的。京城奢靡成风,要维持这富贵体面,明知道这般行事大大不妥,可住在京城的权贵,何必去在意东北的苍头黔首?”
“说的在理。”
“知道是一回事,知道之后怎么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府内幕僚很是感慨,设身处地去琢磨了一番,他们要是淮扬商贾,怕不是也要吃相这般难看。
再换一个身份,假如他们自己是洛阳权贵,为了维持体面,为了保证地位,又怎么可能在意东北底层的死活呢?倘若真的闹大了事端,出了叛逆,东有朝鲜道行军大总管,西有安北都护府大都护……勾一支轻骑,只管镇压了了事,容易的很。
至于底层如何挣扎如何惨烈,跟他们没有一个开元通宝的干系。
真要有人背黑锅,那也是李世民,和他们无关。
“观察,咱们怎么做?”
忽地,有人看向沉默不语的张德。武汉内部的意见也是比较分裂,有人想着跟着捞一把,反正东北那边就算败坏,也败坏不到哪里去,本就是“穷乡僻壤”,武汉对东北的业务往来,连剑南都不如;有人则是想着干上一炮,跟洛阳权贵反着来,只是目的不纯,并非是为了稳定国事,而是为了显露一下武汉的实力。
偶尔抖擞一下威风,震慑一下杂碎,也是必须的事情。
总之,一片公心这种事情,前几年还好,自“九鼎”这玩意儿被房玄龄上缴之后,这公心的范围,也就是落在武汉一亩三分地上,含金量那是大大地不行。
“你们的想法,本府多少都是知道的。”
张德组织了一下思路,对众人道,“但不管甚么想法,须明白一个道理,武汉的这一套,靠的是填人,人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以前蛮夷不算人,但在武汉的工坊里,蛮夷就算个人,当然你们有人眼里,无所谓人不人,横竖就是个做工的劳力,不作他想。”
众人一愣,有人窃笑有人严肃,但都是认真听着。
“正因为要填人,需要人多,那就乱不得。乱了,流离失所总要死人,多点少点而已。闹事的多且大,死的人就多一点;闹事的人少,死的人就少一点。你们想要捞钱也好,想要立威也罢,终归要有一条线在心里,不能随便死人。”
老张说到这里,两手一摊,“养一个工人出来,最少也要十三四年吧。这东北诸部怎么算,几百万人口没有,几十万总归是有的,都不需要十三四年,真要是放开了抓,几个月就能弄个几万人回来,现在要是逼死了他们,从哪里再去弄这几万人十几万人呢?总不能让你们现在就去生养,怕也是来不及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一众幕僚也是回过味来,顿时明白了老大的想法。
.。m.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2676/60343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
新辟林场有一个好,林木资源是长期有需求且是大量需求,而新辟林场几乎全部都要外购粮食,除了总人数少于五十人的微型林场,才能靠自留地和散养一些家畜家禽就能自给自足。
像包家林场这种情况,一年基本口粮消耗五六万石总归是要的。因为林场不同于别的单位,是属于收入较高,福利较好的。
假如林场员工家属还有副业,比如蒙兀部自来的放牧生活习惯,在林场附近肯定还要开辟小型牧场,最不济,一个中大型养殖场肯定要的。而这种情况,粗粮杂粮的消耗只会比主粮高得多。
而整个地区,除了辽东部分土地可以稳定产出麦豆,绝大多数地方的维持粮食产出都比较困难。朝廷又有心长期经营,显而易见就需要在初期进行粮食输入。
其中有一个在西北地区运行有效的政策,那就是“粮食换产本”,只是在东北,这些产本可能就从盐业产本变成木业产本。
淮扬的豪商往往就是盐商,他们敏感的商业嗅觉,立刻就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从已经诞生的林场身上赚一笔,还要通过“商屯”从朝廷身上赚一个木业许可证。
这种情况,明知道他们在大捞特捞,朝廷还是会默许的。
相较带来的败坏影响,正面意义还是要高得多。
只是指望商人有什么良心,那总归是想太多。如果逮着一只羊死命薅不会被抓,那很显然商人们都会往死里薅羊毛。
“还真是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啊,不怕薅秃了么。”
老张也是无力吐槽,商人的节操当真是半点没有。虽说其中大部分都是权贵的“白手套”,可这些商人终究也是要有自己落袋的好处,否则哪来的动力。
辽东和朝鲜道是长期缺粮的,对倭战争和朝鲜道内部的治安战,对粮食的消耗极大,每年从河北道调拨的粮食,几乎榨干了河北道的农事潜力。再多出更多的人力畜力去开发新的田亩,基本是没什么资源。
要不是一口吃掉了范阳卢氏,朝廷想要这么松快地吃下朝鲜道然后经略环渤海,还真是够呛。
这几年虽说也有朝鲜道的粮食外出,但主要是对倭前线的供给,统筹这项工作的是朝鲜道行军总管府。维持朝鲜道治安战的粮食,除了很小一部分是来自平壤大开发之外,就是通过大量的船队,靠国力底蕴来硬上。
要是没有前面十几年的大建,李董这样的玩法,早把财政玩的崩溃十几遍。
真正把海运粮食压力下降的原因,也是因为薛大鼎的“环渤海高速公路”,没有这条钦定的超级国道,北方必定出现十分恐怖的粮食危机,而且必定会引发大动乱。
缴纳夏粮之后,淮扬豪商多出来的运力,自然是要有去处的,加上本身资金雄厚,急于寻找投资渠道,东北地区的粮食缺口,被盯上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即便他们不盯上,朝鲜道行军总管府也会有人提醒老家的乡党,内外勾结玩上一票。
“辽东粮价要是拉的太高,只怕会榨干诸林场的利润,真要是让林场赔本赚吆喝,定是要出事的。”
“朝廷难道不知道吗?”
“朝廷自然是知道的,所以‘粮食换产本’在东北亦是取了敦煌宫成例,只是商贾行事,贪得无厌是在所难免。况且,淮扬商贾背后,多是洛阳新贵。如今洛阳居行大不易,也都是缺钱少用度的。京城奢靡成风,要维持这富贵体面,明知道这般行事大大不妥,可住在京城的权贵,何必去在意东北的苍头黔首?”
“说的在理。”
“知道是一回事,知道之后怎么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府内幕僚很是感慨,设身处地去琢磨了一番,他们要是淮扬商贾,怕不是也要吃相这般难看。
再换一个身份,假如他们自己是洛阳权贵,为了维持体面,为了保证地位,又怎么可能在意东北底层的死活呢?倘若真的闹大了事端,出了叛逆,东有朝鲜道行军大总管,西有安北都护府大都护……勾一支轻骑,只管镇压了了事,容易的很。
至于底层如何挣扎如何惨烈,跟他们没有一个开元通宝的干系。
真要有人背黑锅,那也是李世民,和他们无关。
“观察,咱们怎么做?”
忽地,有人看向沉默不语的张德。武汉内部的意见也是比较分裂,有人想着跟着捞一把,反正东北那边就算败坏,也败坏不到哪里去,本就是“穷乡僻壤”,武汉对东北的业务往来,连剑南都不如;有人则是想着干上一炮,跟洛阳权贵反着来,只是目的不纯,并非是为了稳定国事,而是为了显露一下武汉的实力。
偶尔抖擞一下威风,震慑一下杂碎,也是必须的事情。
总之,一片公心这种事情,前几年还好,自“九鼎”这玩意儿被房玄龄上缴之后,这公心的范围,也就是落在武汉一亩三分地上,含金量那是大大地不行。
“你们的想法,本府多少都是知道的。”
张德组织了一下思路,对众人道,“但不管甚么想法,须明白一个道理,武汉的这一套,靠的是填人,人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以前蛮夷不算人,但在武汉的工坊里,蛮夷就算个人,当然你们有人眼里,无所谓人不人,横竖就是个做工的劳力,不作他想。”
众人一愣,有人窃笑有人严肃,但都是认真听着。
“正因为要填人,需要人多,那就乱不得。乱了,流离失所总要死人,多点少点而已。闹事的多且大,死的人就多一点;闹事的人少,死的人就少一点。你们想要捞钱也好,想要立威也罢,终归要有一条线在心里,不能随便死人。”
老张说到这里,两手一摊,“养一个工人出来,最少也要十三四年吧。这东北诸部怎么算,几百万人口没有,几十万总归是有的,都不需要十三四年,真要是放开了抓,几个月就能弄个几万人回来,现在要是逼死了他们,从哪里再去弄这几万人十几万人呢?总不能让你们现在就去生养,怕也是来不及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一众幕僚也是回过味来,顿时明白了老大的想法。
.。m.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2676/60343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