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风雨飘摇
这刀能落下去吗?
这一刀下去,天下名士就被曹家一网打尽了...
汉末的经学顶流都在这里,汉末的士族豪门都在这里...这一刀下去之后,北方政权即刻分崩离析,天下反曹就是时间问题。
老爷子从来没有觉得一些事情可怕...
而如今...自己的大孙子背后的这个母族杨家,只让老爷子不由开始打起了寒战。
他就什么都不需要做,站在城楼上看着那群为他请命的士大夫们...他就已经赢了...
不愧是弘农杨氏,不愧是大汉四百年唯一的顶级豪门...再加上他“皇太孙”的身份是嫡长储君,是第二顺位继承人...
破釜沉舟之下这底牌凉了出来,天下士族可不是景从太孙吗?
恰逢那时夏侯尚送来军报,说诸葛亮辅政之后,蜀汉和东吴有修好的意图,再加上诸葛瑾带军队直逼江陵,还有西凉动荡不安等一堆问题压在脑袋上。
文官死谏,宗室给小孙子要爵位的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就这么苦撑,拉扯了七年,大魏的内部结构倒是被自己调整了不少...三大派系之间虽然内斗,可终归平稳...彼此制约,谁也不至于一家独大。
穿着厚厚的绒衣,看着已经入了冬的广阳夜景...老爷子也清楚的很,如今短暂的太平,都是凭借着自己还在,强行威压出来的...
若是自己没了...谁知道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哪?
到时候丁家人拥护太子爷废了太孙,杨家跟三辅联合西凉王反丁家,自己家野心勃勃的老二带着广阳的军队跟人家乱斗...
这岂不是是一家分成三块了吗?
三分天下等下差点变成战国七雄。
昔日里自己也曾问过那个白眉老道士,若是有一天自己不在了,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那个天杀的老道士给自己留下了四个字...只让曹昂这些日子怎么都不得入眠。
“诸侯混战”
想起了妹妹曹节对自己的诅咒....
“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话就好像一根利剑一般,直戳老爷子的胸口....
昔日里代汉之时,只觉得蜀汉、东吴才是最大的敌人,到时候自己整军备战南下收复失地岂不就是时间问题吗?
而如今亲自做了几年的大主公以后,曹家老爷子才深切的明白,内政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论国力他大魏最强,论内政,他大魏最乱。
昔日里颍川执政倒是还好,如今外戚卷入不说,广阳军功集团出现,杨家扶持昔日里逃难弘农郡的三辅世家重回神位....
三大派系内斗不断....
自己在时尚且能制约一二,若是自己不在....
可不是又要诸侯混战了吗?
父亲的基业不能毁,大魏的天下不能乱,这天下必将由我大魏一统。
昔日里年少的时候,在母亲丁夫人的教化之下,只觉得曹家最大的敌人是颍川,可如今踢走了颍川,这剩下的士大夫还是本能的不喜欢曹家....
父亲,我该怎么办哪?
父亲,请保佑我吧...
我要走出一条怎么样的路哪?
“咳咳...”
广阳的冬日本就冷的要命,老爷子虚岁已到五荀,再加上昔日的旧伤压的他的身子虚弱的很,硬生生的凭借着对于守护父亲宏业的这份执念...他这才硬生生扛到了现在。
寒冬之日他背上的箭伤作痛的厉害,若非是要制约不可一世的沛国乡党,皇帝本人也不想跑到帝国最北的广阳来。
本能的用手捂着嘴,却只感觉这一次自己好像咳出了一些什么东西出来....
自从代汉以后,自己昼夜难眠。
二妹曹节的话一直戳着自己的心窝子。
乱臣贼子,以臣代主,这样的江山大哥坐得安稳吗?
你就算是立下了天大的功业,也改变不了你曹家谋朝篡位的事实。
曹家老爷子吧,只是感叹,若是真的三分一统立下不世之功倒是也罢了...
只可惜自己执政的七年里,寸功未立不说。
问题还冒出来一大堆。
百姓经济萧条,私下里居然穷到了以物换物的地步,大魏是大汉的延续倒是变成了现实,至今为止曹魏用的依旧还是汉五铢...连魏五铢都没发行。
西凉异族前后大小叛乱闹了三次,趁着曹家平乱的功夫,鲜卑大王轲比能刚柔并济的兼并了草原上的几十个部落,变成了鲜卑族最大的领袖,给京师在北的大魏无形之间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
高句丽崛起,辽东名义上归附私下里倒是跟孙权还有联系。
臧霸在青徐自治,都督青徐二州,曹休虽然人在东部,可来自于“异姓藩王”臧霸的无形压力倒是让皇帝本人睡不着觉。
除了父亲留下的藩属臧霸,自己还封了义子叶骠为西凉王...
这凉州又多了个新的王爷...
凉州的问题吧,其实比青徐更严重。
胡汉人口完全失衡,异族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异族一旦人口过多,就极有可能不受控制,反叛大魏....
除此以外吧,京师在北的巨大压力也是被拿到了台面上,蝗灾、旱灾...的时候赈灾物资运转困难。灌通南北,运送军用物资就必须重修运河。
且秦长城残破不堪,荒废多年,若是不迁都往南,伴随着鲜卑日后的强大,或许还得修长城...
老爷子还想打通河西走廊,从外族这里收回河套平原,建立北方三大防线永固边境。
也就是自西往东,打通河西走廊之后收复西域,重开丝绸之路。
收回自武帝时期安置匈奴、胡人、羌人杂居的河套地区,作为备战外族的稳定后方。
重塑北部防线,重修长城,即为“燕云十六州”防线。
以此三大防线拱卫中原王朝...
作为昔日里戍边的北部战区大统帅,老爷子自然是知道外族可怕的繁衍速度,和其狼子野心。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灭蜀汉现在过不去,卡着秦岭天险,只要蜀寇死守汉中大门,任由自己几十万大军压过去也没啥办法。
灭东吴现在更是过不去,大魏的水军跟闹着玩一样,北方一群旱鸭子跟汉末最强的江东水军掰腕子...这不是当经验宝宝去的吗?
不当家不知道问题多...
除了以上种种,大魏的选士制度落后不堪,无九品官人法之下,士族对曹魏本就没啥认同感,选官用人压在了相府手里...
长此以往相邦墨不渝必然成长为不可一世的大权相。
除了修正选士制度吧,曹家的藩王制度问题也是极大。
曹丕当年被兄弟们打过,还能理直气壮的削藩王,也就是弟弟们...
你曹昂是大哥,弟弟们拥护你...你舍得封锁死你的弟弟们么?
故而如今吧,曹彰还能在北部领兵,曹植平日里还能各地乱窜结交名士到处旅游...藩王的日子比曹丕剧本下好的那叫一个没的说。
一大堆的隐患和矛盾都压在自己的脑袋上...
广阳在北,不利于控制中原,沛国老家一代已然变成了宗室的王国不受控制...圈地、霸权、不受中央管控...
这些年身体越发疲惫的皇帝倒是被西凉三叛和内部扯头发的事情搅合的不可开交,寸功未立不说,其内政在特殊情况之下比起弟弟曹丕又烂的没眼去看。
国师的那句诸侯混战也不是乱说...
如今这大魏问题贼多...可上天还愿意给自己多少时间哪?
终而是要跟士族妥协的...
缓缓的张开了手掌...五十岁吐血...对于自己这个在宛城捡回一条命的人来说...倒是也不算稀奇了....
可自己现在还不能倒...大魏必须得扛下来...
这是父亲的理想和家业...
哪怕是付出一切我都要坚守下去...
那日寒冬,手掌上的那抹血渍让老爷子不得已要去找出一条破局之路来解决大魏如今的诸多问题....
太孙,会是那个答案吗?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05405/419563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
这一刀下去,天下名士就被曹家一网打尽了...
汉末的经学顶流都在这里,汉末的士族豪门都在这里...这一刀下去之后,北方政权即刻分崩离析,天下反曹就是时间问题。
老爷子从来没有觉得一些事情可怕...
而如今...自己的大孙子背后的这个母族杨家,只让老爷子不由开始打起了寒战。
他就什么都不需要做,站在城楼上看着那群为他请命的士大夫们...他就已经赢了...
不愧是弘农杨氏,不愧是大汉四百年唯一的顶级豪门...再加上他“皇太孙”的身份是嫡长储君,是第二顺位继承人...
破釜沉舟之下这底牌凉了出来,天下士族可不是景从太孙吗?
恰逢那时夏侯尚送来军报,说诸葛亮辅政之后,蜀汉和东吴有修好的意图,再加上诸葛瑾带军队直逼江陵,还有西凉动荡不安等一堆问题压在脑袋上。
文官死谏,宗室给小孙子要爵位的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就这么苦撑,拉扯了七年,大魏的内部结构倒是被自己调整了不少...三大派系之间虽然内斗,可终归平稳...彼此制约,谁也不至于一家独大。
穿着厚厚的绒衣,看着已经入了冬的广阳夜景...老爷子也清楚的很,如今短暂的太平,都是凭借着自己还在,强行威压出来的...
若是自己没了...谁知道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哪?
到时候丁家人拥护太子爷废了太孙,杨家跟三辅联合西凉王反丁家,自己家野心勃勃的老二带着广阳的军队跟人家乱斗...
这岂不是是一家分成三块了吗?
三分天下等下差点变成战国七雄。
昔日里自己也曾问过那个白眉老道士,若是有一天自己不在了,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那个天杀的老道士给自己留下了四个字...只让曹昂这些日子怎么都不得入眠。
“诸侯混战”
想起了妹妹曹节对自己的诅咒....
“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话就好像一根利剑一般,直戳老爷子的胸口....
昔日里代汉之时,只觉得蜀汉、东吴才是最大的敌人,到时候自己整军备战南下收复失地岂不就是时间问题吗?
而如今亲自做了几年的大主公以后,曹家老爷子才深切的明白,内政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论国力他大魏最强,论内政,他大魏最乱。
昔日里颍川执政倒是还好,如今外戚卷入不说,广阳军功集团出现,杨家扶持昔日里逃难弘农郡的三辅世家重回神位....
三大派系内斗不断....
自己在时尚且能制约一二,若是自己不在....
可不是又要诸侯混战了吗?
父亲的基业不能毁,大魏的天下不能乱,这天下必将由我大魏一统。
昔日里年少的时候,在母亲丁夫人的教化之下,只觉得曹家最大的敌人是颍川,可如今踢走了颍川,这剩下的士大夫还是本能的不喜欢曹家....
父亲,我该怎么办哪?
父亲,请保佑我吧...
我要走出一条怎么样的路哪?
“咳咳...”
广阳的冬日本就冷的要命,老爷子虚岁已到五荀,再加上昔日的旧伤压的他的身子虚弱的很,硬生生的凭借着对于守护父亲宏业的这份执念...他这才硬生生扛到了现在。
寒冬之日他背上的箭伤作痛的厉害,若非是要制约不可一世的沛国乡党,皇帝本人也不想跑到帝国最北的广阳来。
本能的用手捂着嘴,却只感觉这一次自己好像咳出了一些什么东西出来....
自从代汉以后,自己昼夜难眠。
二妹曹节的话一直戳着自己的心窝子。
乱臣贼子,以臣代主,这样的江山大哥坐得安稳吗?
你就算是立下了天大的功业,也改变不了你曹家谋朝篡位的事实。
曹家老爷子吧,只是感叹,若是真的三分一统立下不世之功倒是也罢了...
只可惜自己执政的七年里,寸功未立不说。
问题还冒出来一大堆。
百姓经济萧条,私下里居然穷到了以物换物的地步,大魏是大汉的延续倒是变成了现实,至今为止曹魏用的依旧还是汉五铢...连魏五铢都没发行。
西凉异族前后大小叛乱闹了三次,趁着曹家平乱的功夫,鲜卑大王轲比能刚柔并济的兼并了草原上的几十个部落,变成了鲜卑族最大的领袖,给京师在北的大魏无形之间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
高句丽崛起,辽东名义上归附私下里倒是跟孙权还有联系。
臧霸在青徐自治,都督青徐二州,曹休虽然人在东部,可来自于“异姓藩王”臧霸的无形压力倒是让皇帝本人睡不着觉。
除了父亲留下的藩属臧霸,自己还封了义子叶骠为西凉王...
这凉州又多了个新的王爷...
凉州的问题吧,其实比青徐更严重。
胡汉人口完全失衡,异族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异族一旦人口过多,就极有可能不受控制,反叛大魏....
除此以外吧,京师在北的巨大压力也是被拿到了台面上,蝗灾、旱灾...的时候赈灾物资运转困难。灌通南北,运送军用物资就必须重修运河。
且秦长城残破不堪,荒废多年,若是不迁都往南,伴随着鲜卑日后的强大,或许还得修长城...
老爷子还想打通河西走廊,从外族这里收回河套平原,建立北方三大防线永固边境。
也就是自西往东,打通河西走廊之后收复西域,重开丝绸之路。
收回自武帝时期安置匈奴、胡人、羌人杂居的河套地区,作为备战外族的稳定后方。
重塑北部防线,重修长城,即为“燕云十六州”防线。
以此三大防线拱卫中原王朝...
作为昔日里戍边的北部战区大统帅,老爷子自然是知道外族可怕的繁衍速度,和其狼子野心。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灭蜀汉现在过不去,卡着秦岭天险,只要蜀寇死守汉中大门,任由自己几十万大军压过去也没啥办法。
灭东吴现在更是过不去,大魏的水军跟闹着玩一样,北方一群旱鸭子跟汉末最强的江东水军掰腕子...这不是当经验宝宝去的吗?
不当家不知道问题多...
除了以上种种,大魏的选士制度落后不堪,无九品官人法之下,士族对曹魏本就没啥认同感,选官用人压在了相府手里...
长此以往相邦墨不渝必然成长为不可一世的大权相。
除了修正选士制度吧,曹家的藩王制度问题也是极大。
曹丕当年被兄弟们打过,还能理直气壮的削藩王,也就是弟弟们...
你曹昂是大哥,弟弟们拥护你...你舍得封锁死你的弟弟们么?
故而如今吧,曹彰还能在北部领兵,曹植平日里还能各地乱窜结交名士到处旅游...藩王的日子比曹丕剧本下好的那叫一个没的说。
一大堆的隐患和矛盾都压在自己的脑袋上...
广阳在北,不利于控制中原,沛国老家一代已然变成了宗室的王国不受控制...圈地、霸权、不受中央管控...
这些年身体越发疲惫的皇帝倒是被西凉三叛和内部扯头发的事情搅合的不可开交,寸功未立不说,其内政在特殊情况之下比起弟弟曹丕又烂的没眼去看。
国师的那句诸侯混战也不是乱说...
如今这大魏问题贼多...可上天还愿意给自己多少时间哪?
终而是要跟士族妥协的...
缓缓的张开了手掌...五十岁吐血...对于自己这个在宛城捡回一条命的人来说...倒是也不算稀奇了....
可自己现在还不能倒...大魏必须得扛下来...
这是父亲的理想和家业...
哪怕是付出一切我都要坚守下去...
那日寒冬,手掌上的那抹血渍让老爷子不得已要去找出一条破局之路来解决大魏如今的诸多问题....
太孙,会是那个答案吗?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05405/419563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