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东林崛起厂卫失势 布局内外汉王定明
崇祯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朱慈炤,皇四子,年十一,在经过了惨烈的博弈之后,于年初如愿获封汉王。
本来礼部给拟了‘永王’这个垃圾封号,换成原主自然也就忍了,可惜朱慈炤本是一名酷爱钻研明史的中文系大学生,三年前意外穿越至此。
还不如穿成个普通士绅呢,普通士绅好歹还有退路,可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历史上,皇四子朱慈炤可是被慈爱宽仁的大清给逮住凌迟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做了汉王,就要承担起兴复汉室的责任。一个穿越者应该如何逆袭,朱慈炤苦思冥想,三年磨一剑,终于制定了一套极为冷门怪僻的计划。
每次复盘推演这套剑走偏锋的计划时,朱慈炤都会被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逗笑。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估计崇祯打死都想不到自己的皇子会如此离经叛道。
往好处想,崇祯想不到,也就不会出来捣乱,毕竟每个对崇祯掏心掏肺、开诚布公的臣子都会获得不幸,所以还是有所保留的好。
远的不说,以朱慈炤如今实力之弱小,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汉人的命运,就得从点滴做起,不能放过任何一丝细节,争取一切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就比如王号,如果是在太平时期,叫什么确实都无所谓,反正大明的藩王全是当猪养。
但是崇祯上吊之后就不一样了,大明从此进入藩王大乱斗的时代。到那时,汉王就是比永王有辨识度。想在乱世拥有号召力,第一步是要让天下臣民清晰准确地知道你是谁,这是必须的。
看看明末的南、北太子案吧,大家连谁是太子都搞不清楚,就更别提亲王了。
历史已经证明过,定王、永王经常被混淆,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屡屡被张冠李戴。
即使到了信息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到底指的是谁,绝大部分人还是搞不清楚,就更别说消息闭塞的明末乱世了。
宣传自己,就跟做广告一样,越简单好记越好,越朗朗上口越好,越能引发共鸣越好。
对于明末的仁人志士来说,跟‘汉’产生共鸣的可能性明显更大些,谁会跟‘永’、‘定’产生共鸣呢?
皇帝都上吊了,连永定河里的王八都姓爱新觉罗了,还共鸣个什么劲儿啊。
叫汉王多么霸气,什么永王、定王,听着就不似人君。
玄学一点地说,崇祯死后,顶着二等王号的唐王、鲁王表现最好,顶着三等王号的福、潞、桂,各种抽象和荒诞,永王、定王则是连个水花都没有扑腾起来。
虽说这只是玩笑话,但在窃取天下的过程中,大清的运气之好、福泽之厚,每次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让人不得不相信玄学的存在。
却说今日是中秋佳节,做完早课之后,朱慈炤服斩衰、执桐杖,缓步向乾清宫行来。
因为朱慈炤的生母、皇贵妃田氏于上月十五日驾鹤仙游。此时重孝在身,晚上的家宴肯定不能参加了,所以上午请个安,便回去闭门读书。
进了后左门,便是平台。以铲除阉党之功而备受东林称颂的圣主崇祯帝,总是喜欢在此处召见文武大臣,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平台召对。
说是求贤若渴也好,病急乱投医也罢,反正只要能在崇祯朝叫得上号的人物,基本都来参加过平台召对。
不过没什么大用,此时此刻闯王李自成正围攻开封甚急,破城就只在旦夕之间了。
朱慈炤驻足于平台、倚着桐杖,站在大都督曾经跪过的地方,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横刀立马这个词。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德化出了乾清宫,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闷着头往后左门方向行来。
走到平台前,王德化一抬头,猛然发现自家四爷正呆愣愣地站在平台中间。
眼神交汇、四目相对,电光火石之间,本来都苦着脸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那是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自嘲自讽、自娱自乐的微笑。
朱慈炤与王德化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朱慈炤刚刚失去了做皇贵妃的母亲,没了庇护,从此如履薄冰、步步惊心。
可巧,皇贵妃田氏上月十五薨逝,三天后,王德化便被剥夺了提督东厂的差事,转任乾清宫总管。
虽说做乾清宫总管能天天跟在皇帝身边,好像也很厉害,但架不住上面还有个最受宠信的王承恩啊,王德化这乾清宫总管更像是个跑腿的。
即便在失去东厂、权势受损之前,王德化也只是被宫人们尊称为二王公。
每次见到王德化,朱慈炤都会难以抑制地想起某位大太监的那句名言:“你们叫我二祖宗,那宫里是不是还有个一祖宗。说!这个一祖宗是谁?”
对于有野心的大太监来说,做二王公着实有些尴尬。王德化肯定是灭不过王承恩的次序去,但他极有上进心,已经是崇祯朝历任东厂提督里最凶悍、最敢打敢拼的一个了。
崇祯的亲信中,已经先后有七人出任东厂提督了,简直就是铁打的东厂,流水的提督。
集齐了七位东厂提督,也不知道崇祯帝到底是想干些什么?
反正王德化是可惜了,当今天子身上有沉重的‘圣主包袱’,崇祯朝容不下过于强势的太监。
以去年周延儒接任内阁首辅为分水岭,东林全面复兴,再度崛起。外朝就不用说了,内阁与六部完全沦陷,忠臣贤相济济一堂、东林复社众正盈朝。
内廷呢,崇祯帝谕停内操,敕内臣毋干外政,戒廷臣毋交通近侍。罢提督京营内臣,撤换东厂提督太监。
被东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皇贵妃田氏薨了,皇贵妃的四个儿子夭折了三个,只剩下朱慈炤这只可怜虫苟延残喘。
东林痛恨的阉人们罢的罢、免的免,大败亏输、一泄千里。至此,内廷再也没有了任何上的了台面的反东林势力。
如果以魏忠贤的九千岁为基准,巅峰王德化的实力,也就大概相当于六百岁的水平。
失去东厂提督的位置后,王德化连一百岁的功力都没有了,如今惨兮兮地站在朱慈炤面前,努力地挤出笑容。
王德化与朱慈炤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不抱怨、不屈服,再苦再难,也要微笑着面对。
什么叫同是天涯沦落人,什么叫同仇敌忾,什么叫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东林与复社是朱慈炤的死敌,而王德化又是东林的死敌。死敌的死敌,那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王德化年近三十,皇贵妃与其年纪相仿,生前又待之甚厚,他俩才像亲姐弟。所以朱慈炤私下里以叔辈视之,不因其为宦官而轻慢。
不论是皇家贵胄,还是文武大臣,绝大部分人都打心眼里不把太监当人看。
但是老子有言: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
皇贵妃田氏反其道而行之,对身边每个人都以诚相待,朱慈炤也继承了这项优良传统。
而且将来自己是被大清抓去千刀万剐,还是力挽狂澜兴复汉室?在朱慈炤的绝地求生大棋局中,王德化是最关键的七个人之一。
到了今天这一步,北方肯定是彻底没救了。至于东南,是东林和复社那一大帮道德君子的大本营,失了智才会往他们的地盘跑。
什么叫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反正用心读过南明史的正经汉人,没有一个不得高血压的。而且高血压只是保底,但凡较真点的那都得脑溢血。
好在因为朱慈炤的穿越,如今的大明稍稍有些改变:去年年初孙传庭被从刑部大狱中捞了出来,扔去四川做了叙马兵备道。为了保下孙传庭,这其中的艰辛十天十夜都说不完。
因为当时崇祯对孙传庭余怒未消,而大明的形势还没有过于糟糕,所以总算成功把孙传庭弄到四川最偏僻的角落里屯田去了。
若是哪天崇祯想将他召回重用,朱慈炤还得绞尽脑汁想办法弹劾孙传庭。
世道就是这样抽象,不弹劾不行,如果任由崇祯把孙传庭弄到前线送死去,那朱慈炤就不得不躺平了。
要是连孙传庭都没了,还拿什么跟多尔衮斗,早点弄条大船出海旅游算了。
孙传庭可是大明硕果仅存的强力督师人选了。哦,当世还有一个大才,兼具战略眼光与战术才能,堪称统军督师的上上之选,在年初被崇祯送到大清那里深造去了。
感谢崇祯大帝,本来兴复汉室的难度是八百,现在变成一千二了。
朱慈炤掏出一只小荷包,递到王德化手里:“大节下的,我重孝在身,也没办法请王公喝酒了。小小心意,王公莫嫌弃,留着赏底下孩儿们吧。父皇可有空闲,我进去请个安。”
别看荷包小,还真压手,王德化接过来略一掂量,便明白里面塞满了汉王的金豆子。虽说二王公不缺钱,但汉王殿下继承了皇贵妃的财富,那真是财大气粗得很。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金豆子。
所以王德化也没推脱,接过来谢了恩,便回道:“皇爷一早就去承乾宫了。”
朱慈炤点点头,凑近一步,拉着王德化的袖子笑道:“有劳王公跟下面的人打个招呼,一会父皇下令打我板子的时候,让他们千万把握好分寸。”
一提到打板子这种东厂的本职强项,王德化立即来了精神:“好说好说,殿下尽管放心,这打板子里面可是大有门道:
既可以二十杖把壮汉打死,也可以打一百板子却只让文弱之人伤些皮肉。
哎,不对呀,大节下的,皇爷为何要打您板子?”
朱慈炤神秘一笑:“一会见到父皇陛下,我要蹬鼻子上脸了。”
“蹬鼻子上脸?”
王德化脸上先是涌现出惊诧的表情,继而转为崇敬与膜拜之情,这位汉王殿下也实在太勇武了。
最关键汉王殿下一脸期待的样子,好像盼着挨板子似的。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01141/403584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
朱慈炤,皇四子,年十一,在经过了惨烈的博弈之后,于年初如愿获封汉王。
本来礼部给拟了‘永王’这个垃圾封号,换成原主自然也就忍了,可惜朱慈炤本是一名酷爱钻研明史的中文系大学生,三年前意外穿越至此。
还不如穿成个普通士绅呢,普通士绅好歹还有退路,可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历史上,皇四子朱慈炤可是被慈爱宽仁的大清给逮住凌迟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做了汉王,就要承担起兴复汉室的责任。一个穿越者应该如何逆袭,朱慈炤苦思冥想,三年磨一剑,终于制定了一套极为冷门怪僻的计划。
每次复盘推演这套剑走偏锋的计划时,朱慈炤都会被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逗笑。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估计崇祯打死都想不到自己的皇子会如此离经叛道。
往好处想,崇祯想不到,也就不会出来捣乱,毕竟每个对崇祯掏心掏肺、开诚布公的臣子都会获得不幸,所以还是有所保留的好。
远的不说,以朱慈炤如今实力之弱小,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汉人的命运,就得从点滴做起,不能放过任何一丝细节,争取一切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就比如王号,如果是在太平时期,叫什么确实都无所谓,反正大明的藩王全是当猪养。
但是崇祯上吊之后就不一样了,大明从此进入藩王大乱斗的时代。到那时,汉王就是比永王有辨识度。想在乱世拥有号召力,第一步是要让天下臣民清晰准确地知道你是谁,这是必须的。
看看明末的南、北太子案吧,大家连谁是太子都搞不清楚,就更别提亲王了。
历史已经证明过,定王、永王经常被混淆,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屡屡被张冠李戴。
即使到了信息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到底指的是谁,绝大部分人还是搞不清楚,就更别说消息闭塞的明末乱世了。
宣传自己,就跟做广告一样,越简单好记越好,越朗朗上口越好,越能引发共鸣越好。
对于明末的仁人志士来说,跟‘汉’产生共鸣的可能性明显更大些,谁会跟‘永’、‘定’产生共鸣呢?
皇帝都上吊了,连永定河里的王八都姓爱新觉罗了,还共鸣个什么劲儿啊。
叫汉王多么霸气,什么永王、定王,听着就不似人君。
玄学一点地说,崇祯死后,顶着二等王号的唐王、鲁王表现最好,顶着三等王号的福、潞、桂,各种抽象和荒诞,永王、定王则是连个水花都没有扑腾起来。
虽说这只是玩笑话,但在窃取天下的过程中,大清的运气之好、福泽之厚,每次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让人不得不相信玄学的存在。
却说今日是中秋佳节,做完早课之后,朱慈炤服斩衰、执桐杖,缓步向乾清宫行来。
因为朱慈炤的生母、皇贵妃田氏于上月十五日驾鹤仙游。此时重孝在身,晚上的家宴肯定不能参加了,所以上午请个安,便回去闭门读书。
进了后左门,便是平台。以铲除阉党之功而备受东林称颂的圣主崇祯帝,总是喜欢在此处召见文武大臣,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平台召对。
说是求贤若渴也好,病急乱投医也罢,反正只要能在崇祯朝叫得上号的人物,基本都来参加过平台召对。
不过没什么大用,此时此刻闯王李自成正围攻开封甚急,破城就只在旦夕之间了。
朱慈炤驻足于平台、倚着桐杖,站在大都督曾经跪过的地方,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横刀立马这个词。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德化出了乾清宫,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闷着头往后左门方向行来。
走到平台前,王德化一抬头,猛然发现自家四爷正呆愣愣地站在平台中间。
眼神交汇、四目相对,电光火石之间,本来都苦着脸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那是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自嘲自讽、自娱自乐的微笑。
朱慈炤与王德化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朱慈炤刚刚失去了做皇贵妃的母亲,没了庇护,从此如履薄冰、步步惊心。
可巧,皇贵妃田氏上月十五薨逝,三天后,王德化便被剥夺了提督东厂的差事,转任乾清宫总管。
虽说做乾清宫总管能天天跟在皇帝身边,好像也很厉害,但架不住上面还有个最受宠信的王承恩啊,王德化这乾清宫总管更像是个跑腿的。
即便在失去东厂、权势受损之前,王德化也只是被宫人们尊称为二王公。
每次见到王德化,朱慈炤都会难以抑制地想起某位大太监的那句名言:“你们叫我二祖宗,那宫里是不是还有个一祖宗。说!这个一祖宗是谁?”
对于有野心的大太监来说,做二王公着实有些尴尬。王德化肯定是灭不过王承恩的次序去,但他极有上进心,已经是崇祯朝历任东厂提督里最凶悍、最敢打敢拼的一个了。
崇祯的亲信中,已经先后有七人出任东厂提督了,简直就是铁打的东厂,流水的提督。
集齐了七位东厂提督,也不知道崇祯帝到底是想干些什么?
反正王德化是可惜了,当今天子身上有沉重的‘圣主包袱’,崇祯朝容不下过于强势的太监。
以去年周延儒接任内阁首辅为分水岭,东林全面复兴,再度崛起。外朝就不用说了,内阁与六部完全沦陷,忠臣贤相济济一堂、东林复社众正盈朝。
内廷呢,崇祯帝谕停内操,敕内臣毋干外政,戒廷臣毋交通近侍。罢提督京营内臣,撤换东厂提督太监。
被东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皇贵妃田氏薨了,皇贵妃的四个儿子夭折了三个,只剩下朱慈炤这只可怜虫苟延残喘。
东林痛恨的阉人们罢的罢、免的免,大败亏输、一泄千里。至此,内廷再也没有了任何上的了台面的反东林势力。
如果以魏忠贤的九千岁为基准,巅峰王德化的实力,也就大概相当于六百岁的水平。
失去东厂提督的位置后,王德化连一百岁的功力都没有了,如今惨兮兮地站在朱慈炤面前,努力地挤出笑容。
王德化与朱慈炤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不抱怨、不屈服,再苦再难,也要微笑着面对。
什么叫同是天涯沦落人,什么叫同仇敌忾,什么叫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东林与复社是朱慈炤的死敌,而王德化又是东林的死敌。死敌的死敌,那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王德化年近三十,皇贵妃与其年纪相仿,生前又待之甚厚,他俩才像亲姐弟。所以朱慈炤私下里以叔辈视之,不因其为宦官而轻慢。
不论是皇家贵胄,还是文武大臣,绝大部分人都打心眼里不把太监当人看。
但是老子有言: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
皇贵妃田氏反其道而行之,对身边每个人都以诚相待,朱慈炤也继承了这项优良传统。
而且将来自己是被大清抓去千刀万剐,还是力挽狂澜兴复汉室?在朱慈炤的绝地求生大棋局中,王德化是最关键的七个人之一。
到了今天这一步,北方肯定是彻底没救了。至于东南,是东林和复社那一大帮道德君子的大本营,失了智才会往他们的地盘跑。
什么叫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反正用心读过南明史的正经汉人,没有一个不得高血压的。而且高血压只是保底,但凡较真点的那都得脑溢血。
好在因为朱慈炤的穿越,如今的大明稍稍有些改变:去年年初孙传庭被从刑部大狱中捞了出来,扔去四川做了叙马兵备道。为了保下孙传庭,这其中的艰辛十天十夜都说不完。
因为当时崇祯对孙传庭余怒未消,而大明的形势还没有过于糟糕,所以总算成功把孙传庭弄到四川最偏僻的角落里屯田去了。
若是哪天崇祯想将他召回重用,朱慈炤还得绞尽脑汁想办法弹劾孙传庭。
世道就是这样抽象,不弹劾不行,如果任由崇祯把孙传庭弄到前线送死去,那朱慈炤就不得不躺平了。
要是连孙传庭都没了,还拿什么跟多尔衮斗,早点弄条大船出海旅游算了。
孙传庭可是大明硕果仅存的强力督师人选了。哦,当世还有一个大才,兼具战略眼光与战术才能,堪称统军督师的上上之选,在年初被崇祯送到大清那里深造去了。
感谢崇祯大帝,本来兴复汉室的难度是八百,现在变成一千二了。
朱慈炤掏出一只小荷包,递到王德化手里:“大节下的,我重孝在身,也没办法请王公喝酒了。小小心意,王公莫嫌弃,留着赏底下孩儿们吧。父皇可有空闲,我进去请个安。”
别看荷包小,还真压手,王德化接过来略一掂量,便明白里面塞满了汉王的金豆子。虽说二王公不缺钱,但汉王殿下继承了皇贵妃的财富,那真是财大气粗得很。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金豆子。
所以王德化也没推脱,接过来谢了恩,便回道:“皇爷一早就去承乾宫了。”
朱慈炤点点头,凑近一步,拉着王德化的袖子笑道:“有劳王公跟下面的人打个招呼,一会父皇下令打我板子的时候,让他们千万把握好分寸。”
一提到打板子这种东厂的本职强项,王德化立即来了精神:“好说好说,殿下尽管放心,这打板子里面可是大有门道:
既可以二十杖把壮汉打死,也可以打一百板子却只让文弱之人伤些皮肉。
哎,不对呀,大节下的,皇爷为何要打您板子?”
朱慈炤神秘一笑:“一会见到父皇陛下,我要蹬鼻子上脸了。”
“蹬鼻子上脸?”
王德化脸上先是涌现出惊诧的表情,继而转为崇敬与膜拜之情,这位汉王殿下也实在太勇武了。
最关键汉王殿下一脸期待的样子,好像盼着挨板子似的。
http://www.quanxilieshou.com/yt101141/403584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quanxilieshou.com。全息猎手手机版阅读网址:www.quanxilieshou.com